七遊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七遊小說 > 詩相 > 第十八章 《赤壁》

第十八章 《赤壁》

-

赤壁,位於湖北省東南部,地處長江中遊的南岸,是著名的古戰場,在東漢獻帝建安十年的時候,劉備與孫權聯合打破曹操於此,此次以少勝多的戰役,奠定了後來的魏、蜀、吳三國鼎立的局麵,讓孫吳政權的周瑜名噪一時,備受後世多位文人墨客的推崇,更讓蜀漢政權的諸葛亮名聲鵲起,開啟了其“鞠躬儘瘁死而後已”的征途。今人藉助螢幕將“火燒赤壁戰役”的精彩場麵呈現在世人眼前,從而提高了“赤壁”的知名度,眾多電視劇及電影的廣泛傳播,“赤壁”在國內可謂是家喻戶曉,諸葛亮手持白羽扇的形象深入人心,進一步強化了曹操奸雄的刻板印象。在東漢末年,崛起的曹操挾持漢獻帝以令諸侯,在消滅袁紹,大破烏桓,基本穩定北方後,親自揮師南下,準備一舉消滅盤踞在東南的孫權和荊州的劉備,為了抵禦強大的曹軍,諸葛亮說服孫權結盟抵抗曹操,最終在赤壁時開展一場決定曆史走向的大戰,赤壁之戰。這場戰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因此常見於曆代文人墨客的詩詞文章中,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唐朝詩人杜牧的《赤壁》和宋代詞人蘇軾的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,詩仙李白也在遊曆赤壁之後留詩一首,不過其知名度遠不如前兩首,故有關赤壁的詩詞隻列出兩首作解析分享。

兩首詩詞中都出現了一位核心人物,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周瑜,字公瑾,三國時期的主要人物都有字,猶如諸葛亮字孔明,曹操字孟德,他們三個人是“火燒赤壁”的主角,其中周瑜更有“周郎”的美譽,用“郎”稱呼某人,基本上判定此人不僅有才華,更多的是指他長相帥氣,是典型的美男形象,這個形象,我們可以從影視作品中可以得知,風流倜儻且富有儒雅氣質。杜牧之詩中出現的“二喬”自然是三國時候著名的姐妹花,係孫策的夫人和周瑜的夫人,也即孫策與周瑜為連襟關係,而孫策是東吳大權後繼者孫權(字仲謀)的兄長,因此他們係親戚關係,這在統治階層裏麵是基本的規則,與周瑜年紀相仿的孫策,極富統帥才能然而卻不幸遇刺重傷不治而亡,名門之後的孫權同樣不負眾望,在周瑜的鼎力支援下迅速穩定東吳局勢,為後來稱帝及建立吳國奠定政治基礎。從蘇軾譽稱周瑜“雄姿英發,羽扇綸巾”中看出,當時的周瑜可謂是意氣風發,正值建功立業的大好年華,春秋鼎盛之際,聯合諸葛亮成功抵禦曹操號稱八十萬雄兵的壓境,為後來的東吳政權穩定建立了汗馬功勞。然而遺憾的是,年輕有為的他卻英年早逝,年僅三十六歲,在《三國演義》小說中的說法,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,故有俗語“既生瑜,何生亮”的無奈感歎,不過小說裏的說法不足信,通過這個小說的以訛傳訛,或許可窺見周瑜的氣量可能不大,儘管如此,並不影響文人們對周瑜的喜愛。

這次戰役另外兩個主角分別為曹操和諸葛亮,在當代民眾心中,知名度毋庸置疑的遠勝於周瑜,甚至很多人並不知曉周瑜,而曹操和諸葛亮則是婦孺皆知,曹操的形象被醜化了,諸葛亮的形象被美化了,這是文學作品的藝術效果,更是蘊含作者的情感傾向和個人偏愛。對比他們三個人,詩聖杜甫作《蜀相》稱讚諸葛亮“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”,宋代大文豪蘇軾稱讚周瑜“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”,共和國締造者偏愛曹操,因而寫下“往事越千年,魏武揮鞭,東臨碣石有遺篇”,不同情感傾向的人對曆史人物的偏愛程度不一,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,對不同人的偏愛不僅受情感傾向左右,更是藉助他們的人物形象抒發內心的意誌趨向。在影視劇中,曹操的形象雄才大略、不拘小節卻陰險奸詐,諸葛亮運籌帷幄、謀略無雙卻時運不待,周瑜風度翩翩、才氣縱橫卻心胸狹窄,渴望建功立業者偏愛周瑜如蘇軾,為天下太平計者如杜甫則中意諸葛亮,這不僅與他們的境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,更和所處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。

《赤壁》

(唐)杜牧

折戟沉沙鐵未銷,自將磨洗認前朝。

東風不與周郎便,銅雀春深鎖二喬。

杜牧觀賞赤壁古戰場後,對這場曆史大戰發表了假設性的看法,有感寫出名作《赤壁》,該詩前兩句是看到古戰場的遺物時的境況,折斷的鐵戟沉冇在江水底下,還冇有完全鏽蝕掉,磨洗鐵鏽後辨識此物為三國赤壁戰場的遺物,後兩句則是本詩的假設,倘若采用火攻對付曹操時,冇有東風即天時不利,周瑜與諸葛亮的結盟將會麵臨失敗,曹操取勝的結果將是把“二喬”掠奪至銅雀台。麵臨曹操大軍壓境,為了能夠成功抵禦曹操的巨大陣勢,不管是劉備陣營還是孫權陣營,都甚感亞曆山大,不得已而結盟抗曹,又因為曹軍大部分是北方人,不諳水性,因此周瑜和諸葛亮不謀而同的采用“火攻”策略,其次為了迷惑曹軍,讓曹操相信黃蓋的詐降,周瑜和黃蓋演繹了一出苦肉計,即“周瑜打黃蓋,一個願打一個願挨”的典故。曆史的具體經過,早已經如同蘇軾所言,灰飛煙滅,這場大戰的結果是周瑜的火攻計劃勝利實施,曹操自負輕敵損失慘重,從此無力開展統一全國的軍事行動,從而造就了三足鼎立的基本局麵,直到後來曹魏政權變更為西晉後,才逐步實現政權的完全統一。

中國文人習慣將王朝的傾覆或重大轉捩點嫁禍於女人,如烽火戲諸侯的罪過歸結於褒姒、商紂王亡國降罪於妲己、安史之亂怪罪於楊玉環等,杜牧著“銅雀春深鎖二喬”則是反用之,如果周郎戰場失利,那麽他的嬌妻小喬和姨子大喬將成為俘虜,淪為曹操享樂的姬妾歌妓。杜牧做出如此假設並非空穴來風,定為其所處時代背景所關聯,頗具才華和軍事方略的杜牧,儘管冇有執掌過軍隊或任職節度使,但對各藩鎮節度使各自為政,一步一步削弱大唐王朝中央權威的大趨勢,深刻的表明自己的憂心,不僅僅是為感歎自己的本領冇能更好的佈施,更是站在曆史的高度為大唐的命運而擔憂,猶如他這裏的假設,移勢至杜牧所處的晚唐時代,是假設如果不能有效製約藩鎮勢力,大唐王朝將會傾覆,這也是後來曆史的走向,杜牧病故半個世紀後,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正式壽終正寢。

銅雀台是曹操建立的行署,供自己行樂的住處,將敵人的女人收納於此,在赤壁之戰前,曹操已有多個先例,囊括了多位別人家的女人,若這次擊潰劉備和孫權的結盟,鐵定要繼續收編一些女人於此。作為東漢王朝末年的實際掌舵人,完全冇有必要霸占已有家室的女人,更確切的說,這些女人更多的是用來收編的,也即拉攏這女人背後的勢力,作為遠大政治抱負的梟雄,不太可能為了欣賞美色抑或圖一時之樂去搶別人家的女人,對於“二喬”想必亦是如此,或許杜牧的尾句意思也有調侃曹操的意味,假設成功擊潰周瑜大軍,周瑜之妻及孫策夫人豈不是統統可以收編,收編意味著可接納更多的歸順勢力,那時實現自己一統天下的政治抱負,豈不是更容易實現。《劍橋中國史》中《秦漢史》上的“家庭篇”提及到一位女主人墓的考古發現,證明古代女人的地位並非是男人的附庸地位,而是相對弱勢於男性,至於為什麽在戰爭時代,女人總是容易遭受踐踏的命運,文人也喜歡借女人揶揄其認為不恥的對象,這是全世界的普遍情況。戰爭時,軍人長期受死亡威脅,為了促使軍人作戰勇猛和強化他們的捨命精神,組織女人用身體慰勞軍人便成了例行做法,甚至在取得勝利後,放縱部下隨意踐踏敵方陣營中的女人,這樣也就能好理解管仲建立“女閭”製度的效用,明白日本在上世紀二戰期間強迫多國女人開展慰安行動了,對俄羅斯占領德國後放縱軍人大肆強姦行為不足為怪了。

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
(宋)蘇軾

大江東去,浪淘儘,千古風流人物。

故壘西邊,人道是,三國周郎赤壁。

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捲起千堆雪。

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。

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

羽扇綸巾,談笑間,檣櫓灰飛煙滅。

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。

人生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

蘇軾寫下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時,係罪官之身,因為自己反對“熙寧變法”而多次寫詩諷刺,被政敵藉機發作,導致被貶湖北的黃州,黃州的赤壁肯定不是當年古戰場的赤壁,因蘇軾在黃州的赤壁(鼻)磯遊玩,見識到旖旎風景,傳說此地是曹操戰敗之地,故對當年的赤壁之戰有所感想,於是作詞一首予以懷古。這首詞通篇朗讀下來,豪放氣象即刻顯現,上闋描寫遊覽黃州赤壁的壯闊景色,下闋懷古,追憶了建立非凡功業的英雄豪傑事跡,抒發了傾慕先賢豪傑而自己戴罪之身,尚未能建功立業的思想情感,整首詞雄渾蒼勁,境界宏遠,寫景詠史抒懷融為一體,朗誦起來氣勢磅礴,成為蘇軾豪放氣派的代表作。

“大江東去,浪淘儘,千古風流人物”,這句與辛棄疾的“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”類似,都係指引領風流的先賢們最終會隨歲月荏苒而消逝,“故壘西邊,人道是,三國周郎赤壁”,那舊營壘的西麵,據說是三國時期周瑜大敗曹操的赤壁戰場,從中可以得出,此地的赤壁是傳說中的赤壁戰場,蘇軾對此地是否為真的赤壁戰場是持懷疑態度的。“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捲起千堆雪”,這句是描寫看到的長江景色,陡峭的石壁穿入雲中,驚濤駭浪拍打著江岸,激起的浪花像捲起來的千堆白雪,若蘇軾去到黃河壺口瀑布,或許會更讓蘇軾展現自己的文筆功底,畢竟黃河壺口的激浪更為壯觀,“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”,雄壯的江山綺麗如圖畫,一時間湧現出多位英雄豪傑,聯想到名句“江山如此多嬌,引無數英雄儘折腰”,壯觀的江山景色,讓無數英雄為此折服。這些是對這首詞上闋的淺析,著重寫景是宋詞的基本邏輯,不過這詞的底色更壯闊深遠,更是蘇軾豪放詞作的基本色。

“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”,遙想周公瑾當年意氣風發,和好友孫策成為連襟並迎娶了國色才女,孫策娶大喬為妻,周郎則得小喬,作為孫吳政權的核心骨乾力量,周瑜體貌不凡,言談卓絕,故能雄姿英發,弱冠之年的孫策繼承其父打下的基業,而年紀相仿的周瑜自然也是少年得意。“羽扇綸巾,談笑間,檣櫓灰飛煙滅”,作為東吳大都督,自是一派儒將氣勢,在談笑間,大破曹軍,將曹軍的船隻燒的如菸灰一樣湮滅,表達了周瑜在戰勝曹操後的春風得意。“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”,而自己如今神遊於古代赤壁戰場,湧上多愁善感的心情,頭上早已經有了白髮,對比周瑜年輕少年得意,而自己作為青年才俊,卻白髮早生未立半寸功,感歎人生境遇的巨大差別,也表達自己有向周瑜一樣建功立業的夢想,最後以“人生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”結尾,誰的人生都將是一場夢,灑一杯酒致敬今夜的一輪明月。蘇軾通過追憶周郎的英豪事跡來感懷歲月蹉跎,抒發了熱愛山河,扼腕自己未能發揮才華,未能建功立業感慨之情。

赤壁之戰,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案例,其精彩程度遠勝於曹操戰勝袁紹的“官渡之戰”和東晉時期的“淝水之戰”,其次,赤壁之戰還留下了許多英雄豪傑的故事,更留下了不少的成語和俗語,如“萬事俱備隻欠東風”和“草船借箭”等,赤壁之戰也是文人騷客們喜歡吟詠的史話。不管是曾經在文人眼中很受歡迎的周郎,抑或在現代社會頗具有知名度的曹操和諸葛亮,都將“千古風流人物,浪淘儘”,藉此抒懷的杜牧也好,直抒胸臆的蘇軾也罷,都將曆經歲月的“浪淘”,抑或“東風不便,銅雀春深”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